首页 > 学术动态
·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蓝研究员作客长安学术讲座

2013-06-04 

(富林  供稿)应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之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研究室代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秘书长李蓝先生来我校主持了531日上午举行的博士生答辩,并于当晚作客第160期长安学术讲座,讲座题目为《文白异读的形成类型与北京话的文白异读》。

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硕博士生、中青年教师以及少数本科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博士生导师、陕西省语言学会会长胡安顺教授主持,由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邢向东教授点评。胡安顺教授首先介绍了李蓝研究员的简况,接着李蓝研究员在热烈的掌声中开讲。报告讨论了汉语文白异读的基本特点,介绍了赵元任、罗常培、李荣、丁邦新等先生对文白异读的研究,认为汉语文白异读是一种与汉字有密切关系的语言现象,是方言混合的结果,是一种可以目睹其形成过程的语言事实,例如湖南城步青衣苗人本来对“开门”的“开”白读为“fei”,但随着“电视”这个新事物的出现,而将“开电视”的“开”文读作“kai”,文白异读就这样产生了。报告还以贵州毕节方言为例,探讨了文白异读的形成模式。指出文白异读有三种常见的形成模式:一是方言间的相互借用;二是权威方言对其他方言的影响;三是政治、经济、文化上处于高端地位的外来移民的语言覆盖在原住居民语言之上。例如毕节方言的白读音就是在湘赣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文读音则是受四川方言影响而形成的。

报告最后在对照北京话、河北话、山东话、东北话等方言语音特征的基础上描绘了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过程:河北话进入北京,成为北京话的白读;山东话进入东北,再由东北进入北京,成为北京话的文读。结论认为北京话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方言,北京话文白异读应该是河北、山东等地方言混合的结果之一。

报告引起与会师生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向李先生提问或求教,李先生均一一做了耐心回答。邢向东教授点评说,报告以“三段论”的形式,找到了文白异读的症结所在,得出了文本异读是方言混合的结果之一的重要结论,听来特别畅快,令人信服。胡安顺教授总结说,报告的观点新,材料丰富,既有全面的关照,又有深入的个案分析,善于引用材料或学说支持自己的观点。他最后鼓励硕博士生在学术上要勇于创新。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