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 029-85303711-8042
学习建议

    在本课程学习当中,学习的重点是模块一和模块二,尤其是各分项教学,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与听说教学是全部学程的重点。在模块二中最为重要的又是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这是本课程服务于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提高的关键环节。相对而言,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小学教师素养则是次要学习内容,其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是最其次的一个学习模块。在后两个模块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相比而言较为重要,它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建议学习者主要采取两种学习方法来进行:

1、视频学习与自学教材文本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生的课前充分准备与视频教学中的认真聆听,没有充分的准备与认真地该看视频课程资源,学习效果就难以保证。因此,建议学习者在学习中应该灵活运用课程视频资源,尽可能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开始视频课程的学习。

2、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本课程兼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特点,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相应的课堂教学能力与技巧,故不及时俯身实践,运用相关理论,教学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建议学习者将课程学习与课后思考、理论接受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坚持边学边用、学用结合、注重演练,全力将理论融汇贯通的学习策略来开展本课程的学习,实现理论提升与教学能力形成的双重学习目的。

同时,在学习中学习者可以考虑利用以下学习方法来辅助课程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1、渐进式学习与跳跃式学习并用。初学者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章逐节地展开学习,而学习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灵活地跳过相应学习内容,直接进入你不熟悉的、不了解的章节,确保学习之后有所收获与长进。

2、多路径学习并进。在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兼采各种学习路径,如在学习课程讲解时,可以结合做一些习题或看一下案例;在听课程串讲后,可以考虑做一做模拟试题或者复习思考题,甚至进入一线教学实践进行现场学习;在阶段性学习完成之后,要及时开展学习反思与小结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路径的优势。

3、笔记整理学习法。网上视频学习时不但可以借助于电子教学大纲、网上学习重点提示等资料,还可以及时整理学习笔记、学习重点,及时树立本课程核心知识结构与教学重点内容,形成相对清晰的“知识地图”,实现对全部学习内容的系统、全面、深入理解。

在学习中,同学们可能会遇到以下误区:

1、过度依赖课程视频。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视频课程只是本课程学习的一个引子,一个导引,只学习这些内容显然是不够的。作为研究生学习,我们必须善于在课程视频的指引下拓宽学习范围,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上相关资源、课堂教学实践等来拓宽知识面与认识视野,以此达到对网上有限学习内容的扩充与深化,实现对课程视频资源与课程文本的超越。

2、过度看重考试的倾向。本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于免费师范生专业的持续发展,从这一角度来看,通过课程考试对教师而言没有实质意义,它仅仅表明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相应的理论知识,并不表明学习者已经完全达到了本课程学习的全部目标。因此,在学习中,同学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考试与课程学习间的关系,要充分认识到考试只是促进学习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对学习者而言,实现对全部学习内容的精通掌握、熟能生巧才是学习活动的奋斗方向。

3、遇到学习问题不知如何是好。当然,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不像在学校中那样便于与教师展开直接互动交流,不便于和教师进行沟通,实际上,网上课程学习同样具有便捷的师生沟通途径。同学们可以利用两条途径和课程主持教师展开交流:其一是参与网上答疑活动。本课程专门设计了师生网上答疑平台,你可以随时将不懂的问题发帖到网上指定地方,授课教师会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同学们开展互动交流,及时为大家答疑解忧;其二是给老师发送E-mail。在网络课程平台上,授课老师一般会留下E-mail地址,大家如果留意的话可以将之记下来,随时给他们发E-mail,在一般情况下授课教师会很快给大家回复。其三是给老师致电,直接和授课教师交流。在利用该互动途径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通话的时间,尽可能不在老师休息或上课的时间打电话,或者提前用短信和老师取得联系,征得他们同意后再致电,以免给他们带来干扰他们的正常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建议同学们主要采取前两种方式和教师联系,尽可能慎用后一方式,自己决定一定要和老师语言沟通时才可以使用后一方式。

在本课程学习中,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与工作兴趣酌情开展一些行动研究,开展一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实验。这些改革活动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活动与教学工作带来帮助和提高,有时甚至会对大家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生立竿见影的功效。改革既是教学工作优化的需要,又是深入理解课程学习内容的需要。在学习中,同学们具有两栖身份——学习者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有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实现教学统一、教学互促的便利条件。在教学改革中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将课堂改革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整个课程学习活动才可能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