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支持
  • jsjyzyb@126.com
  • 029-85303711-8042
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

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题研究是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

2、本课程对实现培养目标所起的作用是:端正并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意识,完善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及整个知识结构,提高其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技巧,增强思想政治这一最重要的素质并进而促进和体现全面发展的其他素质。

3、本课程与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西方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具有密切的关系。本课程与这些学科存在较多的交叉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应当汲取伦理学所提供的教育原则和方法,遵循道德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应当汲取政治学关于社会公共政治权力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理论,更好地为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应当汲取教育学所揭示的教育的性质、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发展的一般过程与规律的理论;应当汲取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理论;应当汲取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应当汲取西方行为科学关于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应当汲取公共关系学关于策划、传播、礼仪等基本理论和形象塑造的一般规律的理论。

二、课程理念

1、理论实践并重——理论科学化与实践生活化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过了较快的发展,但学科体系的科学化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硕士,是该学科较高层次的人才,教学过程就需要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探讨中,使学生掌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理论,又培养学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一步科学化发展的基本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该学科发展的一大前沿趋势,这与学生已经从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理念相一致,因而本课程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科学化与实践生活化的结合性教学与研究。

2、“双轨”结合“运行”——基本理论“纵向”加深研究与前沿发展“横向”拓宽研究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在研究生层面的深入理解与把握,是该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运作的根本条件基本内容,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将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以研究生的角色意识和较高标准,进一步深入理解与把握相关理论,达到“纵向”加深性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和研究该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实践动态,达到“横向”拓宽研究并有效实现二者的结合性研究。

3、“专业”“综合”提升——强化专业素养与促进综合素质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的正确定位和强化培养,是该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基本任务,这一素养的研究与培养,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该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将引导学生在提升专业素养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并在二者的有效结合中实现良性互动。

三、课程目标

1、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端正专业思想,端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提高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

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性的专业必修课。通过进一步深入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发展的前沿理论、实践动态,促进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深入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理论,还要提高学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能力和完善整体的能力结构。

4、本课程的掌握程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该专业教育硕士学生全面、系统并深刻地学会把握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并养成研究、解决相关基本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达到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水平。

四、教学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严重地与生活脱节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倾向,导致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甚至是叛逆厌恶情绪。这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价值诉求的实现,而且大大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以增强其凝聚力、提高其实效性,就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其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有效途径。因此,本专题立足于人们的“生活世界”,着眼于人的健康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探讨。

2、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推进,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世界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法制意识的增强等等,对社会的管理者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思想教育非人性化现象进行反思,并提出符合人性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自科学发展观重申“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就更注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本专题以此为背景,分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非人性化的原因,提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原则与途径等。

3、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本专题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交往认知和交往解读,提出一种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存问题的交往解决之道。课程的理论支点和贯穿主线,就是交往。将交往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域,从理论方面看,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从实践方面看,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汰旧换新。专题遵循由历史到现实,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研究思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的指导原则,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的关系,尝试提出构建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多极异质主体(主要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自身的需要,以特定的教育客体为中介,所进行的对话和沟通、情感和知识交流,并在此基础之上获得思想政治道德发展和境界提升的交往实践活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实质上反映了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观,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与超越。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进步是推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清醒地认识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网络优势,预防和减少网络当中的负面影响,将网络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的要求和任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它进一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途径,拉近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距离,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努力科学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网络”真正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用,就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5、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一种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因素在内的行为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日益复杂,教育对象个性日益多样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发挥和提高的必要条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良性沟通对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含义及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过程和功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沟通与双向沟通,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6、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复杂课题。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要以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阶级和政党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本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也离不开资源功能的发挥。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大小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用发挥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开发、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便成为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本专题正是以此为研究基点,并在对我国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绩与问题进行了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别从理论和实务两个层面阐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关问题。

7、思想政治教育范式。本专题以“范式”理论作为切入点,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与弊端,从范式转换的角度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问题。教育范式转换表明新教育范式发展过程中对旧教育范式的对立、依存或超越关系。用范式转换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更能展示不同教育范式的背景、主题、理论视域及其转换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实质上是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的重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换发生在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与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之间,其实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上”、“唯书”向“以人为本”的转变。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生活中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以封闭性、知识化、教条性、理想化、泛政治化为特征的文本教育范式。文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存在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外在化、低效性的根本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向以开放性、主体性、情感性、生活化为特征的人本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本专题通过深入分析文本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寻找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最基本出发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有针对性地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的理路,为深入推进人本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和有效的实践指导。

8、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我国在以往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比较多的采用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较为重视的是以课堂式知识教学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思想文化领域正在经历着更为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呈现新的特点,这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的挑战。目前,我国许多思想政治教育者已经意识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缺乏长效的机制保障,并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和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

五、课程类型

免费师范生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硕士的专业必修课。

六、教学时数

学分及学时数:2学分/40课时。

七、主讲教材

主 讲 教 材

书名

编著者

出版社

 

1、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

张耀灿等著

人民出版社

20065

2、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陈万柏 张耀灿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7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郑永廷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