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特色 |
如果你想改善教学,最有效的地方就是从课堂开始。这样,将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实践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出自:James W. Stigler & James Hiebert著作The Teaching Gap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教学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非常重要的中介和桥梁,本课程选取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一线教学,具有讨论与研究价值。案例分析,既可以采用由学生独立分析,再以书面作业完成的分散方式;又可以采用先分小组讨论,后到课堂上全班讨论这种集中形式。教师指导要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和对关键点的多视角观察上,而不是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教师对案例分析的总结,也不要对结果或争论下结论,而是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提升。 2.老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本门课程的主讲老师张红洋老师具有五年的中学物理教学经验,所讲授的《中学物理教学案例研究》以案例为载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以研究的视角开展教学探讨,旨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教育理论以及教学研究论文发表水平。由于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讲授可以起到引导与画龙点睛的作用,学习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将观看授课录像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将自己理解与讨论研讨相结合,将接受式学习与批判性学习相结合。老师提纲挈领的讲授有助于同学抓住各章的重点、难点和主要内容。通过讲授可以使学生较为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较为迅速地掌握知识要点。本课程讲授对象为教育一线实践经验的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免费师范生学生,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站在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物理教学实践,及时反思物理教学实践问题,提供自身综合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同学的自学,本课程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导学、学习目标、学习重点、电子教案、辅助资料等大量资料。 3.完整的学习流程与学习活动相结合 因本课程主要采用网络学习的形式开展,且考虑到到成人业余学习特点,本课程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流程: 4.案例研究与文献拓展学习相结合 在老师讲授、观看录像和教材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掌握了物理教学的基本知识,不仅增加了物理教学问题探讨的兴趣,而且也会产生许多疑问。为此,本门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源,学习者可开展深入研究,拓展知识面并可以将其研究发现撰写论文发表。学生通过案例研读既可以了解到鲜活的物理教学案例,又可以发现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尤其是通过同课异构等形式对如何教好物理有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研究意识得以增强,教学研究方法得以掌握,教学研究能力得以增强,自身的教学水平也得以提升,教育质量得以改善。 5.案例分析与研究报告相结合 传统的基于教科书的内容讲授和学习是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知识的主要路径,但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更需要实践的锻炼。因此,借助来自真实教学情境下的各种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将理论、情境以及自身教学经验的对话,揭示出物理教师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在此,为了将自己的发现与体会分享给更多的同行,也为教师自身的成长,我们提倡将教学案例研究做更高层次的要求,即按照案例研究的要求和规范,撰写案例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如此一来,则可以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亦可以通过此过程进一步提高认识,升华思想,走向卓越。因此,本课程提供了有关案例研究和课例研究的相关资源和文献,学习者通过研读这些优秀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优秀调查报告和案例等,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案例研究方法,体会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规范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学习者可参照老师所提供的相关作业,结合工作实践开展教育实践问题研究,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自身研究能力。
|
|